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29
编号:13744363
血液透析室护理的风险管理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9
     【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风险管理经验。方法:识别现存的风险并进行分析,提出护理管理对策。结果: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包括制度的风险、护理操作风险、并发症风险、设备及管道风险等方面。结论:血液透析室护理的风险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执行风险管理,明确了护理人员责任心和职责范围,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风险意识,使护理工作规范化、合理化,降低血透中常见的护理风险,从而为透析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实现护理风险的可防可控管理。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护理;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9-0079-02

    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血液透析室作为患者的特殊治疗场所,专科性很强,技术含量高,工作繁重,应急情况多,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如何及时正确识别、评估、防范、规避、分散和补救风险,防患于未然,是在血液透析护理不断探讨的课题。本文探讨血液透析室护理的风险管理,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的识别

    1.1 制度的风险

    主要是风险因素管理制度不健全,流程不规范,不严格执行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造成职责不明,责任不清,或是制度落实不到位,流于形式,护理行为不规范等。

    1.2 护理操作风险

    在临床,护理操作风险主要包括:(1)护理人员经验不足、操作技术不熟练导致深静脉或动静脉穿刺失败,引起出血、巨大血肿。(2)多次穿刺失败,血管刺破,或在同一位置上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壁损伤,管壁弹性减低,针孔愈合欠佳,在穿刺部位出现渗血。(3)错误估计透析者的体重,以及机器的参数在做完一患者再接另一患者时没有复位就会造成超滤不准确。(4)凝血。(5)动静脉管路与透析器及穿刺针连接不紧密、管路分支与机器连接不紧密、穿刺针固定不妥引起针头滑脱、回血时错拔静脉针等引起漏血。(6)空气栓塞。
, 百拇医药
    1.3 并发症风险

    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发生常见并发症的风险。如透析中低血压、失衡综合征、发热、溶血等,如果不仔细观察容易发生生命危险,而引起护理差错或医患纠纷。

    1.4 设备及管道风险

    设备保养维护不及时、设备预检不仔细等造成血液透析机及水处理故障,突发的停水、停电等。在透析过程中穿刺针固定不牢容易造成脱落,透析管道与透析器、管道与穿刺针连接不紧容易造成滑脱、受压等。

    2 风险应对策略

    2.1 制订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

    制定、完善落实规章制度是风险管理的前提,是预防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2]。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常规是规范、约束各项医疗活动以达到预防风险事件的核心内容[3]。根据血透室专科护理风险特点,通过对护理操作进行风险识别和分析,制定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专科风险项目应急预案,完善防范风险项目的操作流程。针对每项操作过程中要遵守的制度和采取的措施,详细制定每一项护理操作规程,明确标示有风险的每一个细则,规范护理行为,保证护理质量。同时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及各类应急预案。
, http://www.100md.com
    2.2 成立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管理小组

    小组收集相关信息,从不同角度分析血液透析的风险因素,研究预防风险隐患的方法和对策,制定和完善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组织护理人员讨论及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做好细节管理。特别是重点患者、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质量管理,对血液透析室的核心制度如核对制度、感染控制等经常检查执行情况并及时反馈,定期进行总结、分析、学习,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

    2.3 做好护理人员培训

    护理风险可控制的一面就是人为主观因素,所以护理应努力从这方面减少风险概率[4]。加强护士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预防血透室差错的关键[5]。对护理人员培训,从增强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感、加强护士基础护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入手。利用晨会或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各种操作规范等,使护理人员对风险事件提高认识,强化法律意识。定期进行专科业务学习,如透析的原理、机器的使用及保养、内瘘的形成及使用注意事项、透析中各种并发症的处理及各种护理风险的防范及应急预案等。严格施行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反复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不断强化护士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通过培训,增强护理人员自主学习和掌握风险处理的主动性,提高护理人员应对护理风险的技能,降低护理操作风险。
, 百拇医药
    2.4 强化细节管理,加强护患沟通交流

    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的各个环节中[6],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某一环节不被理解或处理不妥时,易引发护患矛盾。血液透析患者多是老病号,熟知操作流程,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医疗纠纷[5]。护理时要对每个技术操作环节进行规范、细化操作流程,加强巡查和监测,反复地宣教血液透析方面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护理风险预告制度,维护患者知情同意权,并实施签字认可制度,使护患双方共同承担起生命和健康的风险,建立抵制风险的共同体[7],提高患者满意度。

    2.5 定期对机器、设备进行检查、维护

    透析机技术含量高,为了确保透析机的性能和医疗安全,必须加强透析机临床操作人员资质及培训,熟悉机器使用及排除故障的方法,使用前设置好各种报警装置,密切监视,发生故障及时排除。透析机应定人管理,每做完一台透析后,均应消毒,建立透析机的使用情况,消毒登记本及维修登记本。配备工程师负责透析机的定期检查,检查透析机的技术参数,对透析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确保透析机的性能和医疗安全[8]。
, http://www.100md.com
    血液透析室护理的风险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的有效识别,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制定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就能在血液透析的关键护理流程和环节中处理好护理管理的各个细节[9]。加强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管理,明确了护理人员责任心和职责范围,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风险意识,使护理工作规范化、合理化,降低血透中常见的护理风险,从而为透析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实现护理风险的可防可控管理。

    参考文献

    [1]李亚洁,张立颖,李瑛.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8-919.

    [2]杨顺秋.护理安全管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7):1-2.

    [3]陈丽芳.加强急诊风险管理,防止护理纠纷发生[J].护理研究,2004,18(8):1392.
, http://www.100md.com
    [4]李淳.实行风险管理提高服务质量[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2(10):953-954.

    [5]唐春苑,冯怿霞,谢遵华,等.加强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与法律意识减少医疗纠纷[J].现代护理,2006,12(11):1064-1065.

    [6]唐春苑,冯婉娜,钟宇芳,等.血透室护理风险管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3):69-70.

    [7]戴青梅,陈丽英,徐雪艳,等.护理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06,6(8):36-38.

    [8]周志红,周焕芝,肖威,等.透析机应用中的医疗风险管理[J].现代护理,2008,14(6):791-792.

    [9] 黄彩虹,魏旭媚,何六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血液透析风险防范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2):87.

    (收稿日期:2012-07-02) (编辑:王春芸), 百拇医药(马爱莉 张小蝶 邵文慧)